湖南省人民政府
關于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指導意見
湘政發(fā)〔2024〕14號
各市州,、縣市區(qū)人民政府,,省政府各廳委,、各直屬機構:
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,深入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部署,健全預算管理制度,,深化零基預算改革,,強化重大戰(zhàn)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,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,。
一,、改革目標
堅持問題導向、破立并舉,,按照破基數,、破邊界、立觀念,、立事項,、立優(yōu)先序、立標準,、立方法,、立績效的原則,從編制2025年預算起,,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,,到2026年初步構建有保有壓、突出重點、統(tǒng)籌有力,、講求績效的預算安排機制,,強化預算執(zhí)行剛性約束,切實提升財政政策資金效能,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提供堅實保障,。
二、重點任務
(一)改革預算編制方式
1.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單,。各級政府要全面清理評估現行支出政策和項目,,堅決取消執(zhí)行到期、無必要實施的政策和項目,,整合歸并零散碎片、性質相近的政策和項目,,調整優(yōu)化超出財政承受能力,、難以落實、效益不高的政策和項目,。在此基礎上,,各級財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圍繞黨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,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,制定本級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單,明確保障內容,、政策標準,、實施期限、支出責任等,。大事要事保障清單與年度預算同步制定,,根據重點工作任務、資金使用績效和國家有關政策等情況動態(tài)調整,。
2.樹立以事定錢的預算編制原則,。全面打破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“基數”,按照“先定事后定錢”的原則,,結合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單和財力可能,,以零為起點編制預算。財政保障能力較強,、改革基礎較好的地區(qū),,可采取“壓減總量、調整結構”方式優(yōu)化預算安排,,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非急需支出,,加大重點領域保障力度。
3.分類確定支出預算編制方法。?;久裆С鲱A算按照政策標準,、對象數量、支出責任等因素編制,。保工資支出預算按照工資支出政策標準和財政供養(yǎng)人數等因素據實編制,。保運轉支出預算主要采取定員定額方法編制。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預算根據債務余額,、利率,、到期本金等因素編制。事業(yè)發(fā)展支出預算以黨委,、政府決策部署和事業(yè)發(fā)展目標為導向,,根據本級財政可承受能力,量入為出統(tǒng)籌安排,。
4.嚴明支出預算安排順序,。全面梳理本級可統(tǒng)籌使用的各項財力來源,按以下五級優(yōu)先序安排支出預算:“三?!敝С觯ū,;久裆⒈9べY,、保運轉支出),,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,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單事項支出,,部門必須開展的一般性事業(yè)發(fā)展支出,,其他支出。前序支出未足額保障的,,不得安排后序支出,。根據各類支出特點相應匹配財力來源,確?!叭,!敝С龊偷胤秸畟鶆崭断⒅С鲇蟹€(wěn)定的經常性財力支撐,防范財政運行風險,。
(二)加強財政資源統(tǒng)籌
5.加強專項資金統(tǒng)籌,。嚴格控制專項資金數量,新增工作任務所需資金原則上通過既有專項資金解決,,一般不新設專項資金,。合理確定專項資金規(guī)模,根據事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動態(tài)調整,,能增能減,。推進專項資金深度整合,相關部門每年應會同財政部門,根據年度工作任務目標制定專項資金安排總體方案,,明確具體支出方向和金額,,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,不得按內設機構固化支出結構,,杜絕各管一塊“自留田”現象,。在落實上級約束性目標任務基礎上,部門應將上級轉移支付與同領域本級專項資金統(tǒng)籌安排,,統(tǒng)一制定資金分配方案,,合力支持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
6.加強跨部門資金統(tǒng)籌,。對黨委,、政府部署的重大規(guī)劃、重點工程,、重要任務,,相關部門要及時提出具體任務清單和資金需求,財政部門牽頭制定資金籌措方案,,優(yōu)先通過統(tǒng)籌相關領域專項資金保障,確有不足的通過新增預算保障,。對跨級次,、跨區(qū)域的共同財政事權事項,根據支出責任實行省,、市,、縣分級共擔。對分屬不同部門但支持方向相近的專項資金,,探索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,,明確牽頭主管部門,推動目標共商,、政策共定,、項目共管,避免重復投入,。
7.加強單位資金統(tǒng)籌,。按照“收入一個籠子、支出一個口子,、預算一個盤子”的原則,,將部門和單位取得的事業(yè)收入、經營收入等各類單位資金全部納入部門或單位預算管理,,未納入預算管理的不得安排支出,。合理安排資金使用順序,單位資金可以滿足部門和單位支出需要時,不得申請新增財政撥款,。
(三)深化配套制度改革
8.建立健全財政支出標準體系,。加快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建設,構建以基本支出標準,、項目支出標準,、基本公共服務支出標準、資產管理標準為主體的財政支出標準體系,,使支出標準成為預算安排的基礎依據,。基本支出標準采取人均定額,、物均定額,、按比例計提等方法制定。項目支出標準根據行業(yè)類別,、項目類型分類制定,。基本公共服務支出標準根據國家基礎標準,、公共服務狀況,、支出成本差異、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,。資產管理標準根據資產配置量,、耗用量、更新周期,、采購價格等因素制定,。支出標準制定應實事求是、量力而行,,根據經濟社會發(fā)展,、物價變動和財力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。
9.推進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。預算支出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預算項目庫,,入庫項目應具備政策依據、實施期限,、績效目標等要素,,未入庫項目不得安排預算。各部門作為項目管理主體,,要提前研究謀劃,、常態(tài)化開展項目儲備,于每年6月30日前啟動下年度項目儲備工作,,加強項目入庫,、排序,、調整、退出全流程管理,,對長期未安排預算的項目應定期清理出庫,,實施進度緩慢、難以達到預期的項目應及時調整,,并相應調減或取消預算安排,。
10.實施重大項目預算評審。完善預算評審制度,,需申請預算安排的重大項目,、技術復雜專業(yè)性項目,應事先開展預算評審,,具體評審辦法由各級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,。相關部門要及時提供項目資料,并對資料真實性,、合規(guī)性負責,。財政部門要強化事前功能評估,重點審核項目必要性,、可行性,、完整性和預算合規(guī)性、合理性,、經濟性,。項目預算評審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。對虛報數據和資金需求的部門,,酌情核減部門預算。
11.提升預算績效管理質效,。優(yōu)化制度設計,,將績效管理嵌入預算編制、執(zhí)行,、監(jiān)督全過程,,做到“政策項目有評估、預算編制有目標,、預算執(zhí)行有監(jiān)控,、預算完成有評價、評價結果有應用”,。加強公共服務,、轉移支付資金、重大投資項目和國有資本資源資產使用等重點領域績效管理,,探索成本預算績效管理,。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,,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、完善政策,、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,。
(四)嚴格規(guī)范預算管理
12.統(tǒng)一預算分配權。將依托行政權力,、政府信用,、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。除法律有明確規(guī)定外,,不得將支出預算安排與財政收支,、生產總值的規(guī)模或增幅掛鉤,,不得與專項收入,、罰沒收入、國有資源(資產)有償使用收入等非稅收入掛鉤,。合理劃分各級政府間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,,上級不得以考核評比、下達任務,、要求配套等任何形式,,變相增加下級支出責任。
13.硬化預算執(zhí)行約束,。將習慣過緊日子作為預算管理長期方針,,堅決防止脫離實際亂提要求、亂表態(tài),、亂花錢,、亂開口子。嚴格執(zhí)行經人大批準的預算,,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調整,。預算執(zhí)行中一般性增支需求,原則上通過調整預算結構解決,。加強國庫暫付款管理,,“三保”和債務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壓力較大的市州,、縣市區(qū),,不得新增國庫暫付款。
14.大力盤活存量資金,。進一步規(guī)范結轉結余資金管理,,除中央明確要求專款專用的經費和按規(guī)定保留的科研經費外,,部門人員經費,、運轉經費等基本支出原則上不予結轉,;項目支出當年無需使用的可提前收回預算,確有必要的最多辦理一次結轉,;其他結轉結余資金全部收回預算,。全面清理財政專戶,撤銷未經財政部批準設置的財政專戶,,結存資金上繳國庫或按規(guī)定處置,,合規(guī)設置的財政專戶要定期核對賬務,除中央有明確規(guī)定外,,專戶利息和結轉一年以上資金(不含收取的學費,、保教費等)及時上繳國庫。規(guī)范開設單位實有資金賬戶,,未按規(guī)定備案登記設置的單位實有資金賬戶視同“小金庫”處理,,實有資金賬戶中的沉淀閑置和低效無效的單位資金及時上繳國庫。
15.構建財審聯動管理閉環(huán),。針對重大財政支出政策,、重點項目資金、資金資源密集部門開展重點審計和財會監(jiān)督,,加強財政,、園區(qū)、平臺“三本賬”全口徑監(jiān)管,,加大監(jiān)督檢查結果運用力度,,強化監(jiān)督結果與制度建設、預算安排,、財政資金和新增債務限額分配掛鉤,,構建指標共商、信息共享,、成果共用,、整改共促的管理閉環(huán),切實嚴肅財經紀律,。
三、組織保障
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,,把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,,以改革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動真碰硬勇氣狠抓改革措施落實。省,、市,、縣三級建立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工作機制,負責研究改革相關重大事項,,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,。財政部門牽頭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工作,,加強對相關部門的工作指導,健全完善配套制度,,將相關制度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(tǒng),,實現業(yè)務流、資金流,、信息流貫通融合,。其他部門作為零基預算實施主體,要切實轉變預算編制和執(zhí)行理念,,加強內部統(tǒng)籌協調,,確保改革取得實效。
湖南省人民政府
2024年11月19日
(此件主動公開)